首頁 / 信息公開

                  中共湖南省委黨校(湖南行政學院) 2020年度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發布時間:2021-06-30  

                  中共湖南省委黨校(湖南行政學院)

                  2020年度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省財政廳: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決策部署,按照《湖南省財政廳關于開展2020年度部門績效自評工作的通知》(湘財績〔2021〕1號)要求,我校(院)認真開展2020年度整體支出績效情況自評,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職能職責

                  根據《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校(院)履行以下工作職責:

                  1.培訓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公務員、國有企業領導人員、事業單位領導人員、年輕干部、理論宣傳骨干、高層次人才、基層干部、黨員,開展黨校(行政學院)系統師資培訓。

                  2.加強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研究,重點研究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3.承辦黨委和政府以及相關部門舉辦的專題研討班。

                  4.開展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研究,承擔黨委和政府決策咨詢服務。

                  5.以培養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為主要目標,在國家批準的學科和專業學位類別內開展學位研究生教育。

                  6.開展同國(境)內外有關機構和組織的合作與交流。

                  7.參與黨委關于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政策以及干部培訓計劃的制定工作。

                  8.負責湖南省團校、湖南省婦女干部學校、湖南省民族干部學校的干部培訓工作。

                  9.完成黨委和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二)機構設置情況

                  我校(院)內設部室34個,所屬事業單位1個。

                  內設部室分別是:辦公室、機關黨委(機關紀委)、研究室、組織人事部、教務部、財務部、行政事務管理部、基本建設辦公室、研究生部、學員部、業務指導部、科研部、公務員培訓部、蓉園校區綜合管理部、保衛部、離退休人員工作辦公室、馬克思主義學院、哲學教研部、經濟學教研部、中共黨史教研部、黨的建設教研部、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公共管理教研部、法學教研部、文史教研部、科技與生態文明教研部、青年與社會建設教研部、婦女理論教研部、信息技術部、湖南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對外合作交流部、期刊社、圖書和文化館、后勤服務中心。

                  所屬事業單位是韶山干部學院。

                  (三)人員編制情況

                  2020年末,我校(院)共有編制610名,其中:黨政管理人員編制245名,專業技術人員編制300名,后勤服務人員編制65名。年末實有在職人員551人,離休人員13人,退休人員468人。在職人員控制率為90.33%。

                  二、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情況

                  (一)基本支出情況

                  基本支出為保障我校(院)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的支出,主要包括在職人員的基本工資、津補貼和獎金,離退休人員的離退休費、獎金等人員經費,以及辦公費、印刷(打?。┵M、水電費、維修費、差旅費、工會經費、福利費、公務接待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離退休人員活動費等日常公用費用。

                  2020年基本支出預算17153.74萬元,其中年初預算14377.98萬元,本年追加預算及調整預算2775.76萬元;本年實際支出17142.4萬元,其中人員支出15048.16萬元,占基本支出的87.78%,人員支出總額較去年增加2895.12萬元,主要是增加了原省直機關黨校的人員支出和韶山干部學院的人員支出;其中日常公用經費支出2094.24萬元,占基本支出的12.22%,日常公用經費支出總額較去年減少548.59萬元,主要原因是財政撥款經費不足,日常公用經費支出有一部分靠非稅收入進行彌補?;局С鰣绦新?9.93%,未執行完的11.34萬元,為厲行節約節流下來的公務接待費。

                  (二)項目支出情況

                  項目支出是校(院)為完成特定工作任務或事業發展目標的支出,主要包括業務工作經費和運行維護經費,2020年校(院)無省級專項資金。業務工作經費主要包括專項辦學經費、韶山干部學院運行經費、人才引進和教學科研創新經費、出國(境)經費、科研課題經費等;運行維護經費主要包括信息系統整體升級改造經費、鍋爐改造經費等。

                  2020年項目支出預算8374.78萬元,其中年初預算3935.68萬元,上年結轉2763.92萬元,本年追加及調整預算1672.18萬元。本年實際支出5620.38萬元,較去年支出總額增加2422.55萬元,主要是增加了原省直機關黨校的主體班專項辦學項目支出、信息系統整體升級改造項目支出、鍋爐改造項目支出、韶山干部學院運行經費和韶山干部學院基建經費等。項目工作量完成率99%,但付款支出執行率為67.11%,較上年提升了13.93%。結轉項目金額及原因主要為:

                  1.信息系統整體升級改造經費1135.16萬元。因疫情影響和前期建設方人員配備不足,導致一期建設項目動工較晚,項目整體支出進度偏慢。目前一期項目已完成建設及資金支付,二期建設項目已完成招標和設計工作,主體工程仍在建設中,但因未全面完成驗收,部分資金尚未支付。

                  2.韶山干部學院基建經費530.28萬元,該項目為跨年實施分期撥款項目,當年12月正式開工,前期發生了征地補償、設計和監理等費用,其他資金要結轉到下一年作為主體工程建設經費。

                  3.蓉園校區維修改造經費283.9萬元。該筆經費下達時間為12月28日,下達時財政已關賬,無法支出。

                  4.黨性教育館基本建設項目經費291.47萬元。本項目已完工,但財評報告未出,尾款未結。

                  5.人才引進與教學科研創新經費及部分科研課題經費334.77萬元。人才引進及科研課題產出均具有周期性,尚有部分經費未完成支付。

                  6.唯實樓維修經費35.5萬元。主要為項目質保期內還未支付的質保金。

                  7.撫恤金55.77萬元。該項經費由于下達時間較晚,尚有部分經費未完成支付。

                  剔除上述因客觀原因影響無法完成的項目,其他項目經費均依規按時完成。

                  三、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情況

                  2020年校(院)無政府性基金預算安排的支出。

                  四、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情況

                  2020年校(院)無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安排的支出。

                  五、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情況

                  2020年校(院)無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安排的支出。

                  六、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及自我評價結論

                  (一)前期準備充分。校(院)領導高度重視績效自評工作,認真落實《關于開展2020年度部門績效自評工作的通知》要求,組織各有關部門負責人召開績效自評會議,傳達文件精神,要求各有關部門嚴格按照文件要求對本部門負責實施的項目展開客觀、全面、準確的績效自評,并向財務部提交《項目績效自評報告》和《項目績效自評表》。

                  (二)實施過程務實。各有關部門按照“誰負責項目實施,誰進行績效自評”的原則,采用科學的方法對本部門負責實施的項目展開績效自評,保證了自評結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財務部負責對各有關部門的績效自評工作提供項目資金數據并進行指導,確保各部門提供的《項目績效自評報告》和《項目績效自評表》格式規范、內容完整,共按時收集了22份績效自評報告和表格。

                  (三)總體自評結論。在各相關部門自評的基礎上,財務部對所有的自評信息進行匯總和整理,并按照通知要求和標準對校(院)2020年度的整體支出進行了績效評價,總體評價分數為97.5分,自我評定等級為:優秀。

                  七、整體支出績效情況

                  (一)認真研究論證,科學合理編制績效目標。根據省財政廳《湖南省預算績效目標管理辦法》要求,結合校(院)中長期工作規劃,在績效目標編制前期扎實開展調研,充分了解項目立項、預算、實施內容、組織管理、績效目標設置等。在此基礎上科學設置績效評價指標、確定績效評價標準、確定指標權重,確??冃繕嗽O定指向明確、重要關鍵、細化量化、合理可行、相應匹配、可操作。同時要求各部門在績效目標批復后,嚴格按照批復的預算績效目標組織項目執行。

                  1.高質量開展干部教育培訓。以培養造就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為目標,全年舉辦主體班次45個以上,主體班培訓人數3000人次以上,高質量完成省委省政府安排的干部培訓、輪訓工作任務。

                  2.深化“用學術講政治”教學改革。通過創新教學方式,突出主業主課,積極開發教學新專題、打造一批優秀精品課,并實行講授式教學與案例式、現場式等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全年力爭開發60個教學新專題,20堂以上樣板課和15堂精品課。

                  3.圍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開展理論研究。設立“三高四新”戰略專項課題,努力推出一批有特色、高層次、應用性強的研究成果。全年力爭立項國家和省級課題40項,結項國家和省級課題30項;力爭出版學術專著10部以上;力爭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400篇以上。

                  4.承辦黨委和政府以及相關部門舉辦的專題研討班。進一步嚴格標準、規范要求,辦出水平、辦成品牌。力爭完成研討班100個以上,完成培訓人次15000人以上。

                  5.承擔黨委和政府決策咨詢服務。全面實施“智庫成果提升工程”,著力打造新型智庫品牌,高質量完成省委交辦的重大智庫委托課題。爭取30項以上決策咨詢成果獲省領導肯定性批示或被省級以上文件采用。

                  6.加強教師人才隊伍建設。力爭引進3-4名博士,優化教師隊伍學歷、年齡結構,充實師資隊伍力量,提高師資隊伍質量。

                  7.以學科建設為抓手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加強學科建設,提升學科實力,樹立爭創國內省內先進學科目標。嚴格執行研究生招生相關規定,嚴格教育管理,嚴格學籍管理,嚴格學術標準,努力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

                  8.高質量開展省團校和婦校培訓。計劃舉辦3個培訓班次,培訓學員100人以上。

                  9.有序開展韶山干部學院校區建設。力爭建黨100周年之際基本建成投入使用,倒排工期,壓茬推進,積極推進校區改擴建工程。爭取全年完成代建單位、監理單位、工程總承包(EPC)單位招標工作,校區改擴建順利開工。

                  10.高質量完成省委省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繼續扎實開展駐村幫扶和結對幫扶。在2019年如期實現整村脫貧摘帽基礎上,持續做好深化鞏固工作,實現貧困人口清零,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收入穩定超過5000元。

                  (二)厲行勤儉節約,堅持降本增效“過緊日子”。健全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建立上下協調、部門聯動、層層抓落實的工作責任機制,將績效管理分解落實到具體部門、具體責任人,確保各部門牢固樹立績效意識和成本意識,保證資金使用的合規、安全、有效。

                  1.建立健全預算管理制度

                  預算管理的主要措施有:

                  (1)加強預算編制管理。通過加強基礎數據測算,優化預算編制流程,細化預算編制項目,增強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績效目標更加明晰,有效提高了資源配置效率。

                  (2)加大預算績效管控力度。將各部門預算執行情況量化計分納入年終文明部室評比內容,以部門為主體對校內22個項目經費開展了績效自評,進一步增強了各部門預算績效意識,搭建了預算績效全覆蓋、全方位、全過程管理框架。

                  (3)實行季度用款計劃。要求各部門每個季度申報用款額,并嚴格按照季度用款額進行預算控制,進一步提高了預算的約束力和執行力。

                  (4)完善內部管理制度。修訂完善《合同管理辦法》《科研管理條例》《智庫管理辦法》《督查工作辦法》等近20項制度,進一步完善從嚴治校制度體系。制定校(院)委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逐一落實年度重點任務,進一步扛牢抓實主體責任。構建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實現風險排查全覆蓋,形成分級管理、職責明確的工作體系。

                  (5)全面加強內控建設。逐步將決策評價體系、制度體系、程序機制體系、崗位責任體系融入內控信息平臺,為規范經濟活動全過程、防范和化解財務風險、有效開展績效管理打下良好基礎。

                  (6)全面推進信息公開。校(院)部門預算、決算、整體支出績效報告及“三公經費”使用情況均按規定在校(院)門戶網站公開,校內預決算通過召開部門主要負責人會議和報賬員會議公開通報,并以文件方式下發各部門。

                  2.“三公”經費管理情況

                  2020年,校(院)“三公”經費預算106萬元,比上年度增加12萬元,主要是增加了原省直機關黨校的“三公”經費,本年實際支出95.43萬元,其中:公務接待費9.34萬元、公車購置及運行費86萬元(其中:公車購置費44.53萬元,公車運行費41.47萬元)?!叭苯涃M控制率為90.03%?!叭苯涃M變動率為0。

                  校(院)始終把嚴控“三公經費”作為從嚴治校、正風肅紀的重要工作來抓,嚴格執行“三公經費”各項管理制度,公務接待費持續低位運行;因疫情影響,公務出國活動全部取消,經財政審批同意,因公出國(境)費調劑用于韶山干部學院公車購置支出,堅持把錢用在刀刃上,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3.公用經費控制、厲行節約情況

                  2020年,校(院)堅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過緊日子”和堅持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各項要求,勤儉辦校,在年初壓縮一般性支出預算152萬元的基礎上年中再次調減一般性支出預算152萬元。持續加大對消費性支出的監管,緊縮辦公經費,嚴控“三公”經費,精簡辦文辦會,確保財政資金規范使用,提高支出的實效性。

                  4.項目支出管理情況

                  主要包括:專項辦學經費、基本建設及維修改造經費、人才引進和科研創新經費、科研課題經費、研究生經費、信息系統整體升級改造經費、鍋爐改造經費等。剔除因客觀原因影響無法完成的項目,項目經費均依規按時完成。項目管理的主要措施有:

                  (1)分解和落實項目責任,嚴格按合同和相關制度、管理辦法對項目全過程進行跟蹤監管,嚴把項目預算關、審核關和驗收關,嚴格執行政府采購,確保項目資金規范使用、取得實效。

                  (2)按照“過緊日子”的要求,從嚴從緊購置辦公設備。

                  (3)逐步完善績效評價體系,強化對資金運行和使用效果的跟蹤監控管理,確保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三)預算管理方面

                  1.預算完成率

                  2020年校(院)整體支出預算完成率為89.17%;剔除周期較長的建設項目和尚未結項驗收的課題項目,2020年校(院)整體支出預算完成率為99.96%。2020年無新建樓堂館所。

                  2.預算控制率

                  剔除財政統一安排的績效獎、綜治獎、上年結轉資金,以及韶山干部學院校區建設經費后,追加預算控制率為3.01%。

                  (四)各項工作任務、績效目標完成情況

                  2020年,校(院)以預算績效為目標,以內控建設為抓手,科學、合理編制預算,規范財務管理,嚴格預算執行,履職成效明顯,圓滿完成了年度各項工作任務和績效目標。

                  1.主體班培訓任務高標準、高質量完成

                  2020年雖受疫情影響,校(院)開班時間推遲,但通過抓好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各項措施,最大限度克服疫情影響,全年共舉辦主體班次47個,培訓學員3087人次。通過加強學員管理,全年到課率、自學率、住校率、就餐率達98%以上,結業考試考核優良率為100%。

                  2.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與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以及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精神作為一個整體,系統謀劃,持續推動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及時更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等重點課程。圍繞“三高四新”戰略,按照“1+7”模式更新和開發29個教學專題。全年安排教學新專題82個,其中教學方式創新專題42個,包括案例式教學專題26個,教學考核平均分為97.21分,較去年提高近1分,教學培訓實效性不斷增強。嚴格按照《條例》明確的“一個中心、四個方面”教學布局總要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擺在最突出的位置,安排對標專題和深化專題48個,進一步教育引導學員全面學深入學貫通學。結合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攻堅克難課程開發,征集典型案例65個,確定“16+3”開發模式,已完成6門課程開發工作。搭建黨性教育新平臺,6月份開館的湖南黨性教育館把湖南紅色資源集中轉化成看得見的黨性教育教材,已接待省內外各單位和主體班學員120多批次。積極推進“用學術講政治”精品課建設,18堂課程達到驗收標準。組織編寫《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湖南改革發展穩定攻堅克難案例》兩本教材,教材建設不斷加強。

                  3.短期培訓穩步開展,干部培訓主渠道作用有效發揮

                  受疫情影響和住宿條件限制,全年短期培訓人數大幅下降。通過全力保障運轉,制定出臺常態化防控方案,校(院)培訓秩序恢復較早,全年舉行短期培訓班89個,培訓學員8843人次,有效發揮了干部教育培訓主渠道作用。

                  4.科研產出不斷提高,科研影響日益提升

                  全年立項國家和省級課題52項,各類橫向課題18項;結項國家和省級課題35項。在“四報一刊”發表文章17篇,省級以上報刊發表文章460篇,出版《精準扶貧在湖南》等教材、著作14部。2項成果分獲省社科成果獎二等獎和三等獎。辦刊質量不斷提高,“兩刊”特別是《湖湘論壇》影響因子穩步提升,《湖南黨?!穲蠹堎|版、數字版、微信公眾號同步推出,影響越來越大。校(院)榮獲全國黨校(行政學院)系統第十三屆優秀科研工作組織獎,獲優秀科研成果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優秀決策咨詢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2人獲優秀科研管理工作者獎。

                  5.智庫建設著力加強,智庫成果多獲肯定批示

                  全面實施“智庫成果提升工程”,著力打造新型智庫品牌。發揮省委黨校(湖南行政學院)省級重點智庫作用,用好湖南省科技戰略研究中心職能,通過《決策咨詢要報》和《創新發展報告》,為各級黨委政府提供高質量資政報告,成果批示率達70%。全年32份咨詢成果獲在職副省級以上領導肯定性批示,其中3篇獲正省級領導肯定性批示,2項成果獲評省委宣傳部第三屆湖湘智庫優秀成果。

                  6.人才結構持續優化

                  以適量引進國內知名專家、領軍人才為突破口,重點引進優秀中青年博士、教授等高學歷、高職稱人員,優化教師隊伍學歷、年齡結構,提高教師隊伍整體水平。全年共引進4名博士,充實了人才“蓄水池”,激發了教學新活力。積極選推人才,1名專家獲評“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8名專家入選省委宣傳部省級理論宣講專家庫。做好援藏援疆工作,選派2名專技人員分赴西藏山南和新疆吐魯番開展援助工作,反響良好。

                  7.學科建設有序開展

                  以打造優秀學科平臺,打造具有黨校特色的核心競爭力學科專業為目標,提升校(院)研究生教育水平。通過專家綜合考核,全年共完成8個學科建設,其中2個為優秀、4個為良好,2個為合格。全年碩士研究生錄取80人,畢業60人,在職研究生畢業410人,學歷學位教育進一步嚴格規范。

                  8.婦女和共青團培訓事業高質量開展

                  婦校和團校共舉辦培訓班次3個,培訓學員130人。培訓進一步嚴格了標準、規范了要求,辦出了水平、形成了具有黨校特色的品牌效應。

                  9.韶山干部學院校區建設有序推進

                  成立韶山干部學院建設領導小組和建設工作推進協調小組,先后多次召開會議,研究決定韶山干部學院改擴建項目初步設計單位的招標代理、代建單位招標代理等工作。主動加強與有關單位匯報溝通力度,改擴建項目可研報告與總投資概算獲省發改委批復同意,初步設計獲韶山市住建局批復同意。全年完成了代建單位、監理單位、工程總承包(EPC)單位招標,校區改擴建項目于12月25日順利開工。

                  10.黨委和政府交辦脫貧攻堅再創佳績

                  扎實開展駐村幫扶和結對幫扶,堅持“扶志+扶智”“輸血+造血”“授魚+授漁”統籌兼顧、三管齊下,加強黨的建設,培訓黨員干部,開展走訪慰問、完善基礎設施、指導產業發展、改善人居環境,2020年所幫扶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收入穩定超過5000元。

                  繼續開展脫貧攻堅常態化聯點督查,全年先后3次累計28天赴湘西吉首市和常德桃源縣開展實地督查,走訪縣直部門38個次,鄉鎮71個次,貧困村137個次,非貧困村82個次,農戶4683戶,訪談駐村干部、村支兩委成員1800人次,電話抽查結對幫扶干部572人,查閱有關臺賬資料1531份,查看脫貧項目886個,反饋交辦各類問題379個,有力督促了聯點縣(市)脫貧攻堅領域突出問題整改落實。吉首市在年度脫貧攻堅工作考核中獲評“全省貧困縣類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先進縣(市)”。

                  (五)社會效應、可持續能力、服務對象滿意度情況

                  1.干部教育培訓和研究生培養工作在提高學員和學生的政治素養、黨性修養和專業能力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校(院)辦學工作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以培養造就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為主要目標,充分發揮干部培訓、思想引領、理論建設、決策咨詢作用,幫助培訓對象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有效提高了主體班學員的黨性修養、政治素養和管理能力,為社會提供了一批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碩士研究生,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良好服務,為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建設現代化新湖南提供了人才保障。

                  2.信息化建設和學員樓維修提高了辦學的可持續性

                  2020年校(院)對信息化系統整體升級改造和蓉園校區學員樓維修改造分別投資2442.53萬元(含上年結轉815萬元)和283.9萬元,截至2020年底,信息化系統整體升級改造一期項目已經完成,二期正在實施當中,蓉園校區維修改造計劃2021年開始動工,兩個項目預計2021年都能完成。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提高校(院)教學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改善校(院)辦學住宿條件,優化教學環境,增強辦學可持續能力。

                  3.服務對象滿意度

                  主體班、研究生班滿意度繼續穩定在96.00%以上。社會公眾投訴次數為零。

                  2020年,校(院)突出核心業務,進一步加強學員管理,嚴格執行學員管理有關規定,堅持以監督管理為主導,充分發揮學員自我管理作用,“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良好學風蔚然成風。

                  深入開展“駐村入戶體察民情”體驗式培訓,組織學員通過走進農戶、訪貧問苦、召開屋場會、農家夜話等形式,宣講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上接天線下接地氣”,贏得了廣大黨員群眾的肯定,社會影響力大。

                  近年來,校(院)在社會效應、可持續發展能力、服務對象滿意度等方面的面貌都持續向好,省委書記許達哲同志在省委常委會〔2020〕第47次會議上指出:“省委黨校堅持黨校姓黨,充分發揮干部培訓、思想引領、理論建設、決策咨詢作用,取得不少新進展新成績,為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智慧力量,要予以充分肯定”。

                  八、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項目經費預算付款率有待提高。因部分項目資金下達時間較晚、周期較長、疫情、部分項目結算財評未完成及黨校系統特殊的工作實際等原因導致項目經費預算付款率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有待完善。由于缺乏專門的績效管理人員以及對預算績效管理的認識不深,有些部門在項目績效指標的設定上不夠精確、不夠細化,導致設定的績效指標無法準確反映項目的真實產出和效益。而校(院)又沒有設立專門的績效管理部門,主要由財務人員兼任績效工作,難以全面掌握整個校(院)的業務情況,使得校(院)整體支出的績效評價指標不夠全面、不夠完善,未能全面、精確反映校(院)的整體績效。

                  (三)預算績效評價結果應用不充分。在提高預算執行率、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工作效能以及履職問責方面的作用發揮還不夠充分。主要原因是校(院)相關制度有的還不夠完善,權責統一的預算績效管理機制尚未完全建立。

                  九、下一步改進措施

                  (一)加大預算績效管理宣傳力度?!吨泄仓泄?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印發以來,校(院)領導高度重視,多次要求各相關部門對預算績效管理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下一步將加大預算績效管理宣傳力度,切實增強教職工績效管理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確保財政資金用得合法合規、安全高效。

                  (二)完善內控信息化全覆蓋。按照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要求,在鞏固基礎信息、預算管理、收支管理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百Y產、資源、資金”效益,2021年將建設資產管理、采購管理、基建管理、合同管理、評價與監督管理等信息系統,做到信息化管理全覆蓋,為績效管理夯實基礎。

                  (三)健全預算績效管理制度。緊緊圍繞“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預算績效管理體系的主要內容和關鍵環節,按照省財政的要求,建立健全完善符合黨校(行政學院)工作實際的,涵蓋績效評估、績效目標管理、績效跟蹤監控管理、績效評價管理、評價結果管理、評價結果應用、工作監督管理等各環節的管理制度和實施細則,壓實部門內部績效管理主體責任,使預算績效管理真正落到實處,充分發揮績效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的作用。

                  (四)加強項目執行進度監控。加強項目的過程監控,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提高項目運行進度和經費執行率,督促各部門加強預算績效執行力度。

                  (五)凸顯預算績效管理實效。按照達哲書記關于“加強財審聯動,促進預算績效管理在湖南落地見效”的要求,強化績效自評的結果應用,硬化責任約束,按照無效問責、低效減資并通報的原則,將績效評價結果融入到預算安排和年度考核等日常管理中。對低效、無效的資金一律削減、取消并收回;對自評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制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責任、認真加以整改,切實增強各部門的績效管理意識,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推動校(院)績效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

                  十、公開情況

                  在自評工作結束30個工作日內,將各部門項目績效自評在校(院)財務信息平臺進行公開,校(院)整體績效自評報告按財政要求及時在門戶網站公開,接受校(院)師生員工、財政部門和社會人員的監督。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欧洲